Pipe Operators in R
我在ptt分享過magrittr的文章(連結),做為資料處理系列文章的第一篇
後來有一些額外的心得(連結),所以又有一篇補充了一些觀念
一個大陸人Kun Ren(任堃)後來在2015年上傳了一個pipeR套件
宣稱比magrittr的pipe operator更好用,效能更佳,而且沒有模糊的界線(他的文章連結:Blog Post)
效能差異大概是快了近8倍,後面會在提及這方面
magrittr
背景介紹
先介紹一下magrittr的來由,根據這篇blog文章所提到的:
The
|>
operator inF#
is indeed very simple: it is defined as let(|>) x f = f x
. However, the usefulness of this simplicity relies heavily on a concept that is not available inR
: partial application. Furthermore, functions inF#
almost always adhere to certain design principles which make the simple definition sufficient. Suppose thatf
is a function of two arguments, then inF#
you may applyf
to only the first argument and obtain a new function as the result — a function of the second argument alone.
F#
的pipe operator, |>
, 讓他覺得非常的方便以及實用,因此,決定把這個東西實作到R裡面
(注:其實shell script也有pipe operator, |
, 而且更廣為人知。)
這就是R
為什麼會有magrittr
這個套件的背景原由了,所以才會有了%>%
, %<>%
跟%T>%
這幾個operator。
(注:我這裡補充一點,其實此時開發ggplot2
, plyr
, dplyr
等套件的Hadley已經在dplyr
上
推出了%.%
這個operator,而且也把dplyr
的函數全部都設計第一個放data.frame
做為input,
只是magrittr
的推出,把整個功能用到更加完善,並且還涵蓋了alias function,
因此,Hadley後來加入了magrittr
的發展計畫,就未繼續開發%.%
,
在Hadley後面發展的套件都可以看到他都有直接把%>%
import在他的套件中,
例如:很好用的爬蟲套件rvest
、開發用來處理list的purrr
等都可以看到magrittr
的身影。)
pipe operator的基本概念
假設現在有一個函數f
,其input為a
,一般在寫程式的時候,
我們都可以透過f(a)
獲得f
函數在a
這一點的值
而%>%
可以把LHS(注:left hand side of operator)當作RHS(注:right hand side of operator)的函數的第一個input
因此,透過a %>% f
或是a %>% f()
都等同於f(a)
同理,如果現在還有一個函數g
,有兩個input,x
跟y
,則g(x,y)
可以寫做x %>% g(y)
這樣的好處是當我們有層層推疊的(
時,就可以輕易地拆解開來並執行
例如:
第二行這樣連在一起非常的難讀,但是改成下面這樣,又有效能問題(暫存變數):
或是改成這樣,卻沒覺得可讀性上升多少:
但是用%>%
改寫就可以兼顧可讀性跟效能問題:
這樣就可以很容易知道他把a_list
先拉成一個向量(unlist
),然後取唯一(unique
)
接著排列所有元素(sort
),照著%>%
的順序去讀就可以順利解讀
此時,magrittr
的特性就可以被看到,他省去了暫存變數,也增加了易讀性。
%>%介紹
舉一個簡單的例子,來說明%>%
的用法
跑上面的程式可以發現,最後四個output都一樣
其實%>%
做的就是把左邊變數放進右邊函數裡做執行
也就是說f(a)
等同於a %>% f
(或是上面其他三種)
但是怎麼最後一個a %>% f(.)
看起來怪怪的,為啥有個.
在那
其實在magrittr
中,.
是用來代表%>%
前面的變數
所以a %>% f(.)
程式會把.
的位置換成a
,變成f(a)
.
在magrittr
的應用中,會佔很大的比例,也在Hadley往後的套件扮演重大的角色
像是do.call
, Reduce
第一個input是function
,第二個是list
我們通常傳入list
,所以此時必須用.
做輸入位置的控制
再者,c
, cbind
, rbind
會根據位置不同來決定是合併於何處
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,因此,用 .
做傳入位置的控制是必須的
針對這個,我給一段簡單的程式碼來示範:
但是,這點被Kun Ren攻擊,這裡有一些模稜兩可的問題,後面在提。
先介紹一下{}
在%>%
的用法,用{}
括住之後,
裡面的只要不是其他%>%
後面的 .
都代表你前面傳入的值
這樣說有點難懂,舉個例子
可以看到第一個可以很直覺的解讀,9:10
是跟傳入的1:2
做行合併
而第二個.
,因為前面有了一個新的%>%
所以這一個.
就被前面的3:4
取代
所以第二個output變成9:10
跟3:4
做行合併
回到Kun Ren攻擊的點
1:10 %>% f(mean(.), median(.))
到底是
f(1:10, mean(1:10), median(1:10))
還是f(mean(1:10),median(1:10))
?
你可能會根據上面的rule很快回答出來是f(1:10, mean(1:10), median(1:10))
但是a_list %>% do.call(rbind, .)
這個呢?
剛剛1:10 %>% f(mean(.), median(.))
不是f(1:10, mean(1:10), median(1:10))
這個嗎?
怎麼此時a_list %>% do.call(rbind, .)
又是do.call(rbind, a_list)
?
還有剛剛看到的1:5 %>% rbind(3:7, .)
這個呢?
剛剛1:5 %>% rbind(3:7, .)
是rbind(1:5, 3:7, 1:5)
還是rbind(3:7, 1:5)
這個嗎?
這是magrittr
為了一些函數做了特例,讓整個rule出現了一些模糊的情況
但是,通常也不會去寫成a_list %>% {do.call(rbind, .)}
這樣去避免模糊情況({}
後面說明)
不過這個方式不能說不好,只是pipeR
提供了更明確的方式去避免更複雜的方式使用do.call
跟Reduce
%<>%, %T>%跟%$%介紹
如果懂了%>%
, 這個就不難了
先看簡單的例子 (add
是magrittr
提供用在%>%
上的+
(這部分請看最後面的補充))
這個例子可以看的出來%<>%
除了傳入變數之外,也會改變傳入變數的值
也就是可以把a %<>% add(1)
看成a = a + 1
你如果有一串要做最後賦值給你傳入的變數
只需要在第一個傳導變數的operator做改變即可,舉例來說:
至於%T>%
,他只傳遞變數,不回傳值,通常用來傳遞到不回傳值的function
上
像是plot
, library
, install.packages
, plyr
的*_ply
等
這個operator可以幫你把前面做好的值賦予一個變數
並且同時做後面function的動作,舉例來說:
這裡dat2
就是一個新的data.frame
,同時,我們也把a, b
的scatter plot畫出來
這部分可以用dplyr
的group_by
以及summarise
完成
還沒提到dplyr
,所以我們先用替代方法做
再來是第四個operator %$%
舉個例來說,雖然有了%>%
,但是dat %>% {tapply(.$b, .$a, sum)}
還是會覺得冗長
而且也容易忘記要放.$
,此時%$%
就提供了直接把前面變數的元素直接以名字做操作
再也不需要.$name
這麼麻煩,直接用name
做你想要的操作就好
所以,就可以簡單寫成dat %$% tapply(b, a, sum)
是不是就變得簡單的很多?
再給一個例子說明%$%
就好
magrittr一些補充
magrittr
提供很多其他function
的別名
像是+
, *
, [
, [[
, <- rownames()
等等
有興趣請去magrittr
的manual查看extract
的部分
這個可以讓你寫pipe chain的時候更加順手,像是
不然你可能會這樣寫
你可能只是要vals
這個變數,你卻還要多創一個dat
這個暫存變數,而中斷chain
pipeR
這部分是未在ptt上分享過的部分,我主要根據pipeR Tutorial的內容作介紹
我先說明差異,pipeR
提供了另一個pipe operator, %>>%
, 其中最重要的改進就是上面說的模糊問題
強制LHS一定是RHS的第一個input
例如:
1:5 %>>% rbind(3:7)
是rbind(1:5, 3:7)
1:5 %>>% rbind(3:7, .)
是rbind(1:5, 3:7, 1:5)
1:5 %>>% rbind(., 3:7)
是rbind(1:5, 1:5, 3:7)
那a_list %>% do.call(rbind, .)
怎麼辦
pipeR
設定只要寫上第一個的parameter name之後,他就會自動傳到第二個
舉例來說,a_list %>>% do.call(what = rbind)
,他就會看成do.call(rbind, a_list)
因為第一個parameter的名字已經被用了,所以會自動傳到第二個參數去
或像是tutorial裡面提到的lm
函數,打mtcars %>>% lm(formula = mpg ~ cyl + wt)
就會等於lm(formula = mpg ~ cyl + wt, mtcars)
,其中的mtcars
就會自動放在第二個data
的input
這樣就規則就會沒有模糊問題,而且不需要再用{}
去界定位置了
() in pipeR
再來是一些新功能,pipeR
提供了()
去使用單行命令,做指定位置的動作
不需要再開block ({}
)去產生新的environment
,可以增進效率
例如上面的a_list %>>% do.call(what = rbind)
也可以寫成
a_list %>>% (do.call(rbind, .))
或像是lm
的例子也可以寫成
mtcars %>>% (lm(mpg ~ cyl + wt, .))
,至於要用上面的方式還是這裡的模式去寫
就看個人的coding習慣了,基本上,我個人是偏好前面那一種,第二種會多出太多()
而且()
在pipeR
還會有其他功能,在讀程式時,有時候會有點搞混,不建議用()
()
在pipeR
的另一個用途就是side effect,下面就來介紹他
side effect in pipeR
那什麼是side effect?
如果想要在pipe的過程中,想要作指派、輸出一些資訊
而輸出一些資訊就跟%T>%
的功能一樣,但指派就是新東西了
所有side effect的指令都需要用(~
跟)
包起來
例如:
這樣一來就可以在pipe的過程中把途中的變數show出來
這樣有兩個好處,一個是不需要在額外print東西出來,可以直接pipe,另一個則是方便debug
接著是指派,舉個例子,你需要把a取unique排序後,去掉全資料的平均
以往的寫法會像是:
這樣寫就需要兩個暫存變數,a_list_to_vec
跟mean_list_a
,而且不能一路pipe
那改用side effect之後,就可以寫成這樣:
至於%>%
跟%>>%
的效能比較可以看下面這段程式(例子取自前面提及的Kun Ren部落格文章):
可以看出效能改進相當顯著,大概快了3倍,隨著loop次數增加
效能改進的倍率還會再增加,這裡就留給有興趣的人自己測試了
而pipeR
還有兩個函數Pipe
跟pipeline
,不過我就沒研究了,有興趣的人在自己看吧
以上是我這篇文章的分享
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